102.07.27十三行老街.含笑食堂拍攝地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
每張照片也都有每張照片的故事,
今天的「頭城老街」是電視劇「含笑食堂」的取景地,
卻是我小時候嬉戲的開心場所;
每一角落浮現出小時候的玩樂情景,
彷彿電視劇正在上演「時光倒流」的回憶~~ 和平街是頭城最早發展的街道,古稱「頭圍街」。
南北走向的和平街,原是一條因河運而發展出來的街道,
東邊濱臨頭城港,可北通烏石港、南出打馬煙,帆檣林立,盛極一時,
當地居民在老街南北兩端,各蓋了一間面向街心的福德祠,據說可用來堵住財氣。
51至61號的陳春記及源合成是氣勢不凡的日式大正建築。
含笑食堂曾到此取景。(就是含笑撐傘和初戀情人相聚那一幕啦!)
寶貝啊!疼愛媽咪的外公外婆,(是你們的曾祖父母)就住在這頭城老街,現在是舅公在住,
所以這裡可是藏著媽咪的童年回憶喔!
捉迷藏躲貓貓的好地方,其實是老建築的騎樓。
福德祠旁的"財神龜",更是我們嬉戲的秘密基地,誰也想不到,現在會變成電視劇組拍攝的地方。
南門福德祠~
轉角遇到電視劇~
老街上多了電視劇"含笑食堂"的招牌,一齣好戲!
這齣主場景在宜蘭頭城的台灣本土偶像劇,每週五晚上10:15在三立台灣台首播,
含笑食堂~一段關於20歲、40歲、60歲三個不同世代間的親情、愛情,以及美味料理的故事!
才開播就創下超高收視率,第一集就讓人感動的熱淚盈框呦!!
拍攝的這間房屋其實是倉庫的前身,所以囉!現在又回歸到原本的角色~倉庫。
連"含笑食堂"四個字也都拆了~
上次5月份回來還在的。
戲殺青了,樓上的建築拆走了!
5月份還看的到樓上的建築。
隔壁是一家有理念想法的文創小店,
販售許多當地小農商品, 是頭城老街農產品和人文據點。
可愛的......烏龜,代表龜山島。
裡面販賣的都是頭城農產品。
古時電熨斗,哇!這年代久了!
造價四億元亮麗的阿拉伯宮殿,主人林昭文是宜蘭人,
也是宜蘭著名的友愛百貨與友愛飯店的老闆。
他被稱為「台灣阿拉伯王」,
金碧輝煌的建築矗立在外澳海灘旁,
其實早期卻是「陸軍的廢棄軍營」,
而今蓋了私人招待所後,
又規畫興建外澳海岸旅館開發案,南側27間海景套房、北側游泳池、3棟度假別墅基地,
而這些均屬國有財產局土地,位於海岸景觀保護區,
附近居民及宜蘭人攜手保護人民財產生命安全及全民遊憩避難的公共設施使用,
海岸及海灘應全民公享,不容財團私有化!
顧在此連署!身為宜蘭人,我當然要簽名連署囉!讚!
也請大家共襄盛舉,到宜蘭玩時可盡情享受自然風光~守護外澳海岸 | Facebook
茶飲小站~
頭城康家是享譽聲名的書香門第,第一代康灩泉,專研書畫、字刻與醫學,現已傳承到第四代。
和平街139號,就是著名的「盧纘祥故宅」,小時候的印象就是"這戶人家好有錢"喔!
「盧纘祥」是首任民選的宜蘭縣縣長。
在頭城鎮上還有一條「纘祥路」(火車站前面的那一條), 紀念他對地方的貢獻。
盧宅是盧纘祥在昭和3年(1928年)建造,
老虎窗、圓拱門、迴廊、洗石子外牆、牆身收頭的櫃台腳...........
結合中、日、西各項建築特色,是和洋混風的藝術傑作。
盧宅前的老樹,下方則是舊時頭城婦女會到此洗衣服的場地。
盧宅前已成一片池塘的是『頭城港遺址』,也是盧家的專用碼頭喔!
右邊一旁的長排平房是清代的十三行遺址。這『十三行』是清代頭城首富盧家的倉庫。
夜的美麗~
白晝的北門福德祠~
在頭城老街上看不到美食,看不到商業包裝,有的只是一份單純的濃濃的寧靜,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氛圍,不妨選擇「頭城老街」。
開蘭路通過的是頭城橋、開蘭舊路通過的是頭圍橋。
※相關足跡網址連結:
102.02.13.險峻絕美蘇花公路.頭城阿公蔥油餅(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