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4.09加里山賞"一葉蘭".
想爬號稱台灣富士山的苗栗加里山在心中已經盤旋好久,
起心不如動念,走~到加里山去!
幸運的我們,遇見了"台灣一葉蘭"."阿里山水晶蘭"."闊葉根節蘭"."玉山杜鵑",真是太美好了!
(4:00出發--06:00抵南庄--07:50登山--11:30攻頂--15:20回停車場--20:00回溫暖的家)
清晨四點出發,六點抵達南庄.
洗衫坑:桂花巷底的山坡下方,居民利用灌溉水圳上鋪設十餘塊洗衣石板,稱做「洗衫坑」,在洗衣機發達的現在,每天早上或傍晚還可看見民眾聚集於此洗衣服,充分展現客家人勤儉特性。
清晨寧靜的"南庄桂花巷"空無一人.無法想像的是:再過幾個小時,這裡卻是"人聲鼎沸"."熱鬧無比".
50年老店--牆上還掛著"有錢真好"!充分流露出真性情.
英姐小吃店~南庄回鄉麵.
清晨六點開始營業,不好意思的問老闆娘開賣了沒?
老闆娘笑笑說可以了 ~於是趕快返回車上叫醒老婆一起享用.
只不過老婆不喜歡一早吃太油膩~唉!這麼好吃,沒吃到真是可惜!
手工紅蔥頭加豬油調製成的祖傳香油,特調的鮮鵝高湯。回鄉麵,將麵館的清湯配上,南庄最著名的手工麵條。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中正路南庄市場內
隨著高度愈高,山嵐亦尾隨在側,縹緲虛無.
不一會兒功夫山嵐即佈滿整座山,似乎要吞噬我們.
雖來不及窺見山下景色 ,但有了山嵐的加持,卻呈現不同風貌的氛圍.
在青楓樹下留駐短暫美麗 ,更讓青楓占盡鋒頭.
鹿場雲海之一.
鹿場雲海之二.
再來一張雲海.
在鹿場派出所旁巧遇不知名紫花落滿地, 車上寶貝驚呼:爸比!小心開車別壓到.
加里山民宿停車場腹地不大.
抵加里山登山口約七點半,原本以為很早,不過~有人比我們更早 .
(車停加里山民宿,一輛100元)
民宿住址.
加里山登山步道路線圖.
07:50先在登山口拍照留念 ,順便恢復一下精神.
瞧!我的精神最好!已經穿短袖迫不及待想趕快登頂了.
順著這條"水管路"走 .
才剛要開始而已.
沿路都是清新的空氣.路面亦是自然的土石路.
加里山登山步道為聯絡南庄蓬萊、風美至鹿場間登山步道,全長約8公里,登至標高二千二百二十公尺的加里山頂上時,可盡攬大、小雪山與馬拉邦山山系,但登頂之山路巨石盤踞難行易生危險。
如巨蛇延伸的水管路.在此便要做抉擇了.
我們選擇往右邊下切的路,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加里山".
壯觀!
看到"風美溪"了.
風美溪水質終年清澈,溪中巨石、深潭、瀑布羅列其間,兩旁崖壁高聳入雲。最有名的為三層樓高的風美瀑布及苦花潭,可以挑戰攀瀑及跳水,因為封溪護魚,所以苦花悠遊其中,生態豐富而多元。
巨大的石塊更顯現出人的渺小.
別小看這條風美溪, 有些登山客會選擇溯溪上"哈勘尼山".不過如果要溯溪, 可要有萬全準備再行動喔!
渡過驚險小橋.膽怯的老婆戒慎恐懼?
過了風美溪, 便瞧見往加里山的指示牌及木梯.
開始往上爬囉!
上面寫的時間僅做參考用.
走在木製階梯拾級而上, 雖然偶而會氣喘如牛, 但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薰陶,卻覺得辛苦"值得"了 .
豪哥!好玩嗎?
好不容易遇到平緩石子路.
到處盤根錯節.
稀子蕨 碗蕨科(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莖粗短,葉簇生,分布在全省海拔 1000 -1500 公尺的溫暖闊葉樹林下。偶而會在葉軸分叉處,長出像握拳的佛手般的器官,因此亦有人俗稱為「佛指蕨」,在中國廣西一帶則稱之「觀音蓮」,或稱「零餘子蕨」。 稀子蕨屬無性生殖植物,通常生長於闊夜樹林下之陰涼處,為多年生蕨類,可長至八十至 一百二十公分 ,根莖粗短,葉簇生,總葉柄長三十至 六十公分 ,密生腺毛,葉片長三十至 五十公分 ,呈三角狀長橢圓形,三至四回羽狀複葉,羽片互生,約十五對,每年秋天孢子成熟,落地再生。它的孢子囊群呈圓形,無囊群蓋,著生於小脈近頂部,每一小裂一枚。
其葉軸上面常長出數枚握拳狀的筐型牙稱之為「不定芽」,如同成熟栗子般的咖啡色,一年四季皆可採收。將之烘烤熟食,吃起來香香鬆鬆,真有點像花生或糖炒栗子的味道,可以說是山野林間一道不錯的零食,據說對風濕也有不錯的療效。
由於稀子蕨難得一見,數量不多,僅生長於中國南部及西南部、越南、日本、台灣一帶,故取其物以稀為貴之意,故名「稀子蕨」。
加里山有幾座的木橋都很有原始味道!
發現"闊葉根節蘭"了.
清新美麗又動人的可人兒叫闊葉根節蘭 Calanthe elliptica別名:(翹距根節蘭),分佈在北部海拔1000-1500公尺之陰濕森林。
闊葉根節蘭為地生蘭。具假球莖,叢生狀。葉2-3片,深綠色,厚紙質,頂突尖或銳尖。 花莖自幼芽內長出;花鬆散排列,約10朵。萼片及花瓣內面為白色,外面為淡紫色;唇瓣寬卵形,具3裂片;側裂片圓頭;中裂片小,頂突尖,前緣皺曲折疊狀。
什麼?才走1.5公里.(寶貝們說都是爸比一直在拍照.)
硃砂根,有個很受人愛戴及歡迎的別名"黃金萬兩".
參考網站http://web.igarden.com.tw/magazine/show_one.php?serial_s=1552&serial_m=3
人造柳杉林.
部份路段尚遺留舊有伐木運搬台車之鐵軌車道,實為一兼具人文及自然等多元景觀之步道。
避難小木屋(位於四號救援樁).
納悶著怎會有這麼多的羽毛?
拉繩上山.
在2.5公里處小憩補充體力休息一下.
發現第一處"一葉蘭",地點就在岩壁上 ,但寶貝們已等不及自行先攻頂去了.
被譽為台灣最美原生杜鵑的「森氏杜鵑」。(石楠.玉山杜鵑.鬼木)
花朵嬌柔典雅的森氏杜鵑,經植物學者以DNA比對,發現與玉山杜鵑極為相似,並將森氏杜鵑與玉山杜鵑合併成一種,因此,不論是叫它是「森氏杜鵑」或「玉山杜鵑」都對。
森氏杜鵑是台灣原生種,早期由日本人類學家森丑之助在台灣高山發現,分布在海拔2300至3300公尺的高山上,每年3到5月是盛開的時節,與櫻花季幾乎同時登場。
發現第二處"一葉蘭"蹤跡.
灣一葉蘭為原生於台灣高山的球根類蘭花,原產地分佈在海拔1500-2500公尺檜木林,常綠闊葉林邊陲或岩壁表面的苔蘚叢中。
1911年由當時東京大學植物分類學者早田文藏博士命名為Pleione formosana Hayata,Pleione原指希臘神話中的美麗女神,意指這類植物的美麗花朵。它們最顯著的特點為具有一個發達的假球莖,可供水份及養份的貯藏,且一球只長一葉,故名臺灣一葉蘭。日本人因其具有嘉德麗亞蘭般的大花朵,故稱其為”大輪珠露草”或”臺灣珠露草”,大陸因其球莖如蒜狀,稱其為”獨蒜蘭”,英美人士則欣賞其小巧可愛之態,稱其為”窗台蘭”、”印度番紅花”或”尼泊爾番紅花”。
為臺灣原生蘭之一,常見生長在海拔約1500-2500公尺森林山區的潮濕陡峭岩壁上,每年於3月下旬至4月初開花1次,花期壽命約1-2星期,綻放最佳觀賞時間約10天左右,另因天候狀況(如下雨)將影響每1株花的壽命及其姿態的美感。
查了一些資料,不管他有幾個名字, 還是覺得"一葉蘭"最好聽, 也最適合她.
好似一位清新脫俗的小姑娘.
愈看愈惹人憐愛.
加里山真的快到了.這座就是了.
還有200公尺就到了.
一路拉繩續登,已不見寶貝們蹤影了.
攻頂囉!不過才剛攻頂,雲就來了.
整個被霧氣包圍,當然啥都看不到啦!不過人倒是很多,因為登頂處腹地小 ,加上今天登山客較多,所以我們做了短暫休憩便準備下山了.
號稱台灣富士山的苗栗加里山,終於登頂了.
加里山 編號034 , | 位於苗栗縣 | 南庄鄉 | 別名加里仙山 | 海拔2220公尺 | 一等 三角點 |
今天又挑戰了一座小百岳.
號稱台灣富士山耶!豪哥!厲害喔!又征服了一座.
11:30攻頂
連蝴蝶都來祝賀.
以往登山,除了訓練寶貝們自行背水.背乾糧外 ,我則負責老婆和我的物品,出發前特別交代老婆不要準備那麼多個背包,老婆說這次她要幫忙背,以減輕我的負擔,結果咧......還不又是我在背,證據在此.
我就這樣前面一個包, 後面一個包 ,夠酷吧!
回程時忍不住再拍幾張"翘距根節蘭".
水晶蘭岀現了,第一次相遇是在99.04.04嘉義石壁山.
http://tw.myblog.yahoo.com/sporting-softball/article?mid=7910
終於被我們找到"水晶蘭"--幽暗潮濕的落葉層裡,冒出晶瑩潔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狀的菸斗,這正是腐生植物─水晶蘭的花朵。微微下垂的花朵,單生於植株的頂端,在幽暗處發出誘人的白色亮光,引人佇足欣賞。
這次看到的水晶蘭感覺清新多了.
看我拍得多認真 !
回到風美溪 ,且讓寶貝們踏踏水餵餵魚,丟丟石頭賞風景 .(要小心別砸傷人)
中餐幫你們準備了吐司及麵包.你們捨不得吃,原來是要留下來餵魚的喔!看你們開心而不矯情的笑容,爸比知道:你們是快樂的.
清澈的風美溪可看見無憂的小魚兒.
15:30到停車場!準備打道回府.天啊!我們花了七個半小時才順利挑戰台灣富士山--佳里山.
平日的南庄小巷散播著寧靜的閒適,假日則充滿音符跳動的活力和生命力。看著擁擠的人潮,還是選這家"丈母娘豆干"打包充飢就好了.
古早味的豆干一碗50元, 口味還不錯!
再買碗"臭豆腐" ,一樣是丈母娘的商品.配杯'桂花釀"及"珍青",這對於剛下山而且飢腸轆轆的我們已算是種"非常幸福"了!哈哈哈!